众所周知,进入投行要过五关斩六将,门槛非常高,但这并未阻挡学生们的热情,年薪百万的投行工作,仍是很多学生追求的职业目标。
申请投行工作之前,很多非商科专业同学第一想法是,我又不是学这个的,专业不对口很难成功吧。小编想说,事实并非如此。

01
金融专业可不是投行的唯一
根据一份来自全球150多万份简历数据库的统计,北美投行人士中从事投行工作的六大非商科专业排名如下:
-
Mathematics 占录取专业比例5.42%
-
Political Science/Government占录取专业比例5.11%
-
History占录取专业比例4.18%
-
Engineering占录取专业比例3.51%
-
Literature占录取专业比例1.15%
-
Computer Science占录取专业比例0.98%
数学是非商科专业中最受投行欢迎的专业,政治学排在第二位,历史排在第三位,其次是工程和文学,计算机科学则排在第六位。
这些专业的总人数加起来有20%之多。这就说明虽然本科专业很重要,但在银行HR眼中,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标准。
02
有时候其他专业甚至更具优势?
因为投行的赚钱途径是很灵活多样的,所以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很特别。或者有学生相信,投行主要招收金融毕业学生,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一个普通金融毕业生在一间投行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因为很多投行里的工种单纯学商科的做不来,只能找quant专业的人来做。涉及编程,衍生品,交易的,几乎没有学金融的研究生,虽然也有职位只招金融的,但是相对来说少很多。
现在先进的投行更向高科技,高难度产品发展。例如,structure product(是利用衍生物结构产品,设计出来提供给某些企业或者投机者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转嫁投资风险,避税,满足金融管理机构的规定等。所以,structure products 相关部门在各大投行现在都成为要害部分。
为什么有时说其他专业更具优势呢?论高端产品,一般金融本科或者硕士的学比不上理科的学生,论管理机构规定,金融的学生比不上政治学学生精细。所以,去国外读金融硕士就可以进投行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当然,很多投行都是庞然大物,部门众多、trading desk或者客户服务部门,还是偏爱金融硕士毕业的学生的。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多数的就业部门是一些讲究技术、研究、分析的部门。现在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些投行典型的内部结构以及他们喜欢的学生专业。
01
投行部门
投行一般分,front,middle, back office三个大部分:
1) Front Desk是投行主要接受客户和交易的部分(有点像酒店)。里面有Trading Desk(负责交易,操盘的),Structurers(负责帮助traders做交易和定价的),Researcher(这些人多数叫做Quants,是负责为其他部分提供一些硬数据和参数还有分析的)。中国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 Quant 这一块,稍微有工作经验或者牛一点的可以跑到 Stucturers 和 traders 那里去。 为什么呢? 因为Quant不用和客户交流。中国学生在国外,无论是偏见也好,还是自己不努力,与本地professionals交流是时常相信不够能力的。
2)投行的middle office 主要是从事风险分析,管理,调控工作的。风险分析的发展,其实也是投行业务带动的。那些去国外读精算的,不希望毕业去保险公司的,也应该注意这个部门。
3)Back Office,主要是负责后勤,管理,人事等工作的,这里基本什么专业都有希望进去。
中国学生如果想进投行,最好怎么走。很明显,做Quant。Quant是QuantitativeAnalysts缩写,看名字好像就是算数的,其实不同的投行quant的工作都有区别的。不过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要用电脑,并且都要编程或者使用一些数学工具软件。Quant多数是数学出身的。
那么如果一个学生数学不好,是不是就是不需要再发什么“投行梦”呢? No,实际上只要你努力,都有机会进投行。
除了刚刚介绍的middle office,大型投行其实有更多要害业务。例如,学生可以读法律(经济学,证券法)然后去投行当法律顾问(收入比Quants要高);或者可以帮投行管理风险资产,更可以做投行的狗仔队,收集市场情报。总之,只要你想办法,都有机会进去。
03
学物理、地理也一样进投行?
除了上面榜单里的政治学、历史、工程、文学等专业,某些读冷门专业的学生也能在投行发光发亮,这根本不足为奇。
以 VP 为例,达到 VP 一级需要监管的局面就大了,项目执行,手下员工工作内容的分派等等都要经手。在这个职位上,虽然金融、财会、经济学专业的大方向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人文学科的比重增加到了4%。
Director 一级,虽然依旧是会计、商科和金融占据了一半的职位。经济学第二,另外,学数学和工程学的也相对较多。
而已经站在了金字塔尖的 MD,要求的能力自然也是最高的。这个职位一般都有很高的业务收益指标和客户责任要求,公司的整体发展策略和方向也要参与制定。塔尖上的 MD ,可不仅仅有传统的会计、经济等专业,还有物理、地理等专业。
例如今年担任高盛 CEO 的David Solomon,既不是“纯种”的银行家,也不是典型的投行界人士,没有毕业于常青藤大学,主修政治而非金融。“英雄不问”出身,说的就是投行了。这些冷门专业毕业的人不仅进了投行,还做到了投行管理阶层。
04
投行招聘不看专业吗?
一个字回答:看。
但是投行其实是各个行业人才的大杂烩,不同项目的研究组都需要不同背景的专业人才,各大投行在招聘时都没说过只要商科毕业生。
一名投行招聘官在评价招聘学生的潜力时,除了专业还会考虑很多因素,例如:他们的IQ,动力,以及他们是否具有能在金融领域里获得成功的性格特征。
任何一个学生都想在大学期间进入投行实习,这几乎已经被奉为最终目标。这些简历中,绝大部分大学生至少都有一次实习经验,但是有些大学生在短短的三、四年大学时间里居然有9次实习经历。
在投行做 Summer intern 的工作,其实不外乎就是 Client exposure(面对顾客)或 on the desk(面对电脑)两种,而当你职位越高,面对顾客的比重则越大。
Summer interns 或者 analysts,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电脑前用 Excel 做 Financial models为各种公司估值,或用 PowerPoint 修改准备给顾客看的 Slides。
05
实习
有什么能比一份实习更具说服力呢。投行非常看重实习经历,最后拿到投行 offer 的很多人许多都有暑假在投行实习的经历。
如果你拿不到 summer intern的offer,那么可以考虑去相关的公司实习,如知名基金、咨询公司等等。没有投行实习经历,会非常缺乏竞争力。
如果在实习中作过诸如IPO,M&A项目,或确实做出很大贡献,学到或培养了很多投行看重的知识和品质,还是具备一定的说服力的。
06
非商科专业,商科知识也要掌握
投行不同部门和职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很不同。如果是 fixed income部门,那么数学或工科专业,并修过相关课程、做过相关研究或项目的同学会有很大优势。如果是finance,那么财务专业和相关知识确实更有用的。
对本身专业并非这些的同学来说,自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修习或自学corporate finance,accounting, financial engineering等课程,注意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如mm定理,CAPM,公司定价等等。平时关注财经网站,跟踪市场动态。
这些虽然不是必要的,但会传递给面试官一个信号,你确实对这行感兴趣,并且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她/他会发现和你有共同语言。
好啦,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即便你不是金融专业毕业的,可以进入投行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PowerCareer):投行不同部门喜欢不同专业?除了商科,这几个专业也是投行青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