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麦马商学院毕业的Albert回国后已经月薪3万了;听说,多大RC毕业的海归Jerry月入5W都不止;还听说,Queens毕业的Daniel混到投行高管了……
很多人都认为留学生回国发展,首先要看学校综合排名和名气大小。名校海归回国才能找到高薪工作。对此,小编不敢苟同。
95后已经成为新生代海归主力军,面对留学前后情况变化、回国发展的问题。新生代留学生的海归梦,是否依然坚挺?

01
那些指望留学光环的人
最终“死”在了所谓的光环下
80年代以纽约为代表的海外大都会,曾是中国青年梦想的伊甸园。如今,从北美到北上广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裸归”。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能到海外留学的人都是人中龙凤,回国后一定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实际情况往往让人大跌眼镜。在国内人才泛滥的大城市,加拿大Top10、英国G5的海归比比皆是。
所以想回国求职的同学,不要想指着名校的牌子就能找到好工作,现在换做多大、麦吉尔大学都不一定顶用。
出国留学明明是为了“镀金”为何却转为了“炼金”?小编和导师讨论海归就业前景的时候,终于得出了答案。
名校加身却眼高手低的人有很多,而卧薪尝胆逆袭成功的人也不少。学历不是我们坐吃山空的理由,自然也不是知难而退的借口。学历可以是敲门砖,但却做不了攻城锤!
海归名校光环只能照耀求职初期,求职后期企业更加看重的还是个人的综合能力。

02
学历越高,越不能原谅自己穷
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但是,工作之后,你的能力才是你的敲门砖。而这学历却成了一种压力,迫使你不断地往上爬,因为你害怕,你怕辜负了母校的期望,你怕辜负了这么多年来努力学习的时光。
选择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除了想着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去看看的背后,也是或多或少期待着高投入之后,能有一份高回报。
近40年来,共有313.5万名留学人员回国。2018年中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而月薪过万,年薪百万似乎也成了众多海归们对工作的标准需求,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纵观海归人员的薪资水平似乎也与高昂的留学投资不匹配,而单凭一张文凭,就能回国找一份高薪体面工作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式。
学历越高,越怕辜负自己的期望
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工作之后,你的能力才是你的敲门砖。而这学历却成了一种压力,迫使你不断地往上爬。因为你害怕,你怕辜负了母校的期望,你怕辜负了这么多年来努力学习的时光。
高收入的背后,是心甘情愿的付出与努力
有媒体对某名企的员工做过跟踪调查发现,拿百万年薪的人下班时间集中在23:00。这个你可能已经洗洗睡了的时间,他们才刚刚下班。国内高薪的行业尤其到了忙季,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通宵加班。如果你想获得晋升的话,就必须更加努力。
留学生起薪高低不代表市场悲观或不悲观。所有高薪的背后,都是辛苦的付出,公司没有平白无故的高薪,也从来不会养闲人。
个人价值总是在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不是有什么样的学历就应该拿什么样的工资,自身价值应该靠个人的努力奋斗来证明。但即使在投行、四大工作很多很累,但我们仍然对它心存向往。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天上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掉馅饼。
5成海归薪资低于6K,不是留学没用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能到海外留学的人都是人中龙凤,回国后一定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实际情况往往让人大跌眼镜。

03
你的学历、经历,撑得起自己的野心吗?
之前小编写过关于海归薪资文章,收到无数留言直呼“扎心”,有位同学更是直接自嘲“出国留学花费家里几百万,回国就拿月薪仅6000,我留学的意义在哪里?”
“去光环化”倒逼留学从“镀金”转为“炼金”
一些海归介绍,海外留学是一个自我挑战的过程,但不少留学生不努力克服语言、文化障碍,这种安逸、逃避的“镀金”式留学,最终能收获的也仅是一张文凭。
单凭一张文凭,就能回国找一份高薪体面工作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式。国内985/211、清北复交应届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海归优势早已被压榨到几近逼仄的地步。
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袁玉宇说,“洗澡蟹”式海归肯定会遭遇淘汰,海外留学生应充分把握各种实践机会不断“炼金”,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我们、父母以名校为荣,企业也以名校为荣
常春藤名校、清华北大,在一般人眼中就是高薪、成功的代名词,在企业那儿则等同于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很多企业,尤其国企和大企业,也很乐于宣传自己的职工里有多少耶鲁哈弗海归,清北毕业生,硕士占多少,本科占多少。
所以说,名校加身却眼高手低的人有很多,而卧薪尝胆逆袭成功的人也不少。学历不是我们坐吃山空的理由,自然也不是知难而退的借口。学历,可以是敲门砖,但却做不了攻城锤!

04
高收入的背后,是心甘情愿的付出与努力
在国内券商行业做过的前辈来说,一年365天,基本366天都在出差。熬夜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尤其到了忙季,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通宵加班。如果你想获得晋升的话,就必须更加努力。
投行每周平均100小时工作时间
投行分析师的每周工作时时间应该是长于大部分职业的,每周10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只能算是平均,忙的时候可能会达到110~120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周一到周五基本是后半夜下班,而周六周日大部分时间是要用来加班的。
没超过晚上12点,都算不上加班
德勤员工:“如果想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不可能一天只做8小时。我那时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是常态,说得夸张一点,没超过晚上12点,都算不上加班。”
普华永道员工:每天早上9时整上班,但什么时候下班则是一个未知数。“我们白天需要和客户联系,每个数据都要经过多道程序去核实,有时候核对一个数据就有可能要打十几个电话。晚上客户都下班了,我们才开始对白天的工作进行整理,忙的时候,每天都要干足14个小时。”
所有高薪的背后,都是辛苦的付出,公司没有平白无故的高薪,也从来不会养闲人。但即使在这样的华为和投行、四大,工作很多很累,但我们仍然对它心存向往。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天上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掉馅饼。
比海外留学经历更值钱的,是海外工作经历,很多海归却没能悟到。当然,了解国内行情和局势也相当重要!留学生起薪高低不代表市场悲观或不悲观。
个人价值总是在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不是有什么样的学历就应该拿什么样的工资,自身价值应该靠个人的努力奋斗来证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PowerCareer):留学生,你的能力和实力,匹配的上你的野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