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2019 已经进入了2月份,随着春招季进行的愈演愈烈,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顺利拿到自己心仪公司的Offer或者Interview,在求职的小伙伴们要赶快抓紧求职的步伐。小编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面试前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在求职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

了解自己
首先自然是了解自己,很多人认为,这一点可以略过。毕竟最了解自己的难道不是本人吗?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我见过有简历写错的求职者,也见过简历上写的内容都忘掉的小伙伴,还见过明明自己经历的,却生生是讲不清楚的小伙伴,而且并不少见。
我的建议是:
-
重温一下简历内容,确保每段经历都能有简短的语言复述;
-
带过的团队,做过的项目,也要以 STAR 的形式准备好;
-
每一段经历,都应该准备好事实依据,多准备几个实例,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
-
准备好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面试中如果没有获得解答,可以抛给面试官。
可以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面试官,你可能对自己的那一段经历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相应的,这一段经历就应该充分准备,必要时的时候,应该将相应的资料和数据准备好,在面试时可以拿出来作为证明。

了解公司
负责打电话通知面试的 HR,我很少见过语速慢的——可以理解,人一天可能要打 100 个这样的电话。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时候很容易心虚,尤其是海投简历的小伙伴,不敢多提问,有时候连公司名称都没有听清楚——我当年就是如此。
在电话通知环节,我们必须开口问,有诸多信息需要我们确认:
-
面试时间/地点
-
公司名称
-
联系人信息(一旦迟到,你得提前打电话道歉)
-
面试官是谁(HR 还是直线经理,或者都一次性面试掉)
-
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一般逃不掉学历证明,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
-
针对这个岗位,需要额外准备什么材料(如:做设计,是不是要带设计稿?)
之后就是我们功课的第二部分:了解公司!这一块也非常细节,非常麻烦,不过还好,如今各位拥有太多互联网工具可以帮助查询了:
-
公司地点在哪里,交通是否方便,需提前多久出发;
-
公司类型如何?我应该如何着装?去咨询公司逃不掉正装,而去互联网公司这么穿,人家或许以为你是房产中介;
-
公司业务如何?上市了吗?财报如何?主要产品有哪些?
-
公司在中国有多少分支机构?最近有什么新动向?
-
公司所在行业有何新动向?发展趋势如何?
-
公司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公司在行业内排名如何?
这些背景信息一方面可以让你对公司有足够的了解,对于你在是否接 offer 时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让你体会到企业面临怎样的困境/发展机会,让他们会来寻找你这样的人才。

我有一个朋友,面试全程表现都很好,但在最后回答关于薪资的问题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插曲。面试官问他预期薪资时,他本打算用一句negotiable把皮球踢过去,谁知道对方坚持不懈的又问了两遍。最后他只好勉强报了个数字,回家一查,发现远远低于了这个职位的平均工资。
这些尴尬的情景,不知道大家都遇到过多少,但是小编在这里想说,其实这些窘境都是可以避免的。平时大家常用的求职网站,比如indeed,glassdoor,上面不仅仅只是po一些职位,其实上面还会有很多比如公司介绍,薪资水平,常见面试问题方面的信息。
所以当你拿到一个公司的面试通知时,先不要急着埋头准备,先上网上搜索一点信息,说不定可以事半功倍。


了解岗位
了解岗位了解 JD,其实就是在了解企业的痛点。企业的岗位需求(JD)通常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在我接到猎头电话时,我不会关注招聘广告或是猎头的口头描述,我的第一反馈是,麻烦把 JD 发给我,我自己读。
如果没有 JD,那么这个岗位或是刚刚开放出来的,企业不会写;或者是这家企业只是想了解一下市场行情,还没实质的招人计划。
JD 分为两个部分:
岗位介绍(Description)和岗位要求(Requirement),通常来说职场新人会把注意力放在 Requirement 上,看经验看学历看英文要求,但实际上最重要的部分是岗位介绍,靠谱的岗位介绍应该囊获绝大多数这个岗位上要做的工作,作为候选人完全可以对照起来,哪些做过,做得好不好,是否有事实依据;哪些没有做过,如果问起,我怎么展现能够迅速上手的能力和愿望。
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招这样的人,是不是这个公司有什么特别的需求/痛点,我是不是能够满足?如果没有合适的答案,就在面试中聆听,如果 HR 生生是没讲,这个问题就可以留在最后提问 HR。
了解岗位的第二种方法:
首先问 HR,到底这是个新设岗位,还是是已有岗位,只是没有在岗人员。岗位汇报给谁?什么级别的领导?问到后可以上 LinkedIn 搜一搜,到底未来的新领导是什么背景?喜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怎样的言论?三观正不正,没准还能问问离职的老兄,到底是啥原因让你受不了要撤。
对于新设岗位,为什么要新设?有哪些困难和挑战?这些都是最终需要候选人去解决的,如果候选人能从面试开始就准备好一个解决方案/工作计划,肯定会让面试官眼前一亮。当然最好的了解岗位的方法还是内部有人。如果你有朋友已经在公司内,他可以帮你问到很多关于岗位的细节问题:
-
公司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岗位?
-
这个岗位的价值意义何在?需要人来解决什么问题?
-
这岗位招了多久,是不是急切需要人?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能帮助候选人迅速的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痛点,增加侯选人面试成功几率,还能帮助侯选人在薪资谈判时占据有利地形。

大家在网上搜索职位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发现很多职位的Job Descriptions又臭又长,多到让你读两遍都搞不明白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到底是什么。还有一些JD,比如很多医疗行业的职位的JD里,就经常蹦出很多你前所未闻的奇怪软件或工具的名字,而且往往还会列在required的行列里。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是准备上这些软件的官网,仔细拜读一遍产品说明和入门教学。又或者去YouTube上疯狂搜索几个可能听不大懂的教学视频,突击一下。这些方法是不是看着就让人望而生却,小编想说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活用Linkedin。
小编有不少朋友在Linkedin上都有500+的connections,可是小编后来发现他们其实和我一样,连手机版的Linkedin都没有下载,平时估计一个月才瞟一眼Linkedin。大家完全可以好好利用一下LinkedIn,在上面搜索到你即将面试的公司,去上面加一些当前和你申请职位相同或者类似的职员,或者直接发消息去询问一些关于日常工作的问题。
其实在加拿大,这种职场社交网络上的氛围还是非常友好的,超过半数的人都会接受你的好友申请并给你一定的指导。有些时候你还会在目标公司发现你的校友,那么恭喜你,你真的得到了意外收获。
在国外校友情节往往非常重,对于校友他们不仅会更加热情的给你指导,甚至有时候还会愿意给你内推,在部门老大面前给你美言几句,大大增加了你被录用的几率。

最后,小编祝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加油!!
今日福利
-
1. 150+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questions
-
2. Linkedin 大礼包,教你如何正确高效使用LinkedIn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Linkedin 大礼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PowerCareer):在春招中顺利拿下Offer的留学生,面试前都竟然都做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