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国内VS国外工作有什么区别?

一毕业到底要不要回国?

在国外工作几年再回国又是怎样的体验呢?

今天的问题没有导向性

希望正面的反面的都来说一说

笼子里的人拼命想出去

外面的人却挣扎着要回来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全球化智库(CCG)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通过219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海归留学以及回国后的选择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调查。

读完这份报告之后小编发现,年龄集中在23岁到28岁海归不知不觉成为了“海归大军”的主力,95后海归正式走入大众的视线。

CCG主任王耀辉表示,中国留学生现在呈“大进大出”的状态,每年大概有60万学生出国留学,但是有50万的留学生都会选择回国就业。

这份报告也用大数据给近年来甚嚣尘上的“留学价值缩水论”啪啪打脸,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如今海外留学和海归就业的新趋势:海归仍然吃香是事实!

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当初选择回国的留学生现在都过的怎能样?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在国外工作几年再回国是种怎样的体验?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很多同学比较关注回国后和在加拿大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差异。其实,刚回来的时候觉得非常大的culture shock! 要花挺长时间才适应。不过一开始就做好了心里准备,适应国内生活方式会很快。下面是几个当时体会比较深的方面对比:

薪资差异

加拿大四大薪资不太高,应届毕业生在EY第一年可以拿到年薪6-7万刀左右。回国的话,从事金融行业就比较广了,因为国内有国企、民企和外企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所以差距很大的。如果你想要选择薪资比较高的工作就不建议去央企,薪资会非常的局限。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从舒适到高压环境

回国之后是有想过回加拿大的,最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的问题。回国之后工作压力和生活上面的压力都要比在美国高出几倍的。从比较舒适的状态突然到一个压力比较大、薪资又不令人满意的状态,肯定会对之前舒适的环境有所怀念。

大家要对过渡期有一个比较比较平和的心态,在任何一种转变的周期里面,都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对新环境、工作的适应和熟悉,这些都会慢慢有所好转的。

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趋势很快,我们刚回来的时候像傻子一样,不会微信付款、支付宝扫码,也没有用过共享单车。包括国内外卖平台变得这么发达,大家生活的便利性有了很大的这个改善。

生活上面会有一个习惯的过程,我觉得和之前在加拿大相比,最大的一个差异就是国内人太多,比较容易看到不礼貌、不谦让的现象;工作上面不规范也比较常见。这个可能会让在国外待久了的人很不适应,会比较容易产生不好的情绪。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今日重磅福利

后台回复【回国被虐】即可领取福利:

  • 10步学习Java Script

  • 深入理解Java核心技术与运用

  • Java开发实战经典

  • 学习Java加密技术

  • Spring基础教程

  • Struts基础教程

  • Java虚拟机技术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因为工作过程、方式各种差异常被嘲笑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效率 VS 过程

这是一个什么都想要的年纪,却什么也给不起。在加拿大工作时,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效率,好像这是个完全不用关心的问题。作为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大公司,每一步都有良好的process, 而我们也坚信,只要完整地Follow process, 就一定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譬如: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开会都会提前预约好,会议前会做好议题总结,会后会按照模板发出会议记录,项目中有各种各样的工具,每一步都有Issue discription – analyse – proposition – Pros&Cons- decison 要填写。对于数据,文档等等的管理从内容到格式都有一套标准化的措施,并且是严格遵守的。

然而在国内,虽然是同一个公司,但Process上也是弱化了很多的。常常是只要问题可以解决了,神马process都可以忽略。所以现在在国内,每次严格按照流程办事都会被嘲笑。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电话 VS 邮件

我在加拿大工作的第一天,上司会告诉你:你要记得,能写邮件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讲电话,即使电话上说清楚了,达成一致了,也一定要写邮件让各方确认好。实际工作中往往也是这样子的,由于对效率不是很苛求,大家基本都是以邮件来沟通工作。

然而把这个习惯带回国之后,却常常被老板骂。国内公司不仅更倾向于非常频繁地用电话而非邮件,甚至会用微信来交流工作。

甲方 VS 乙方

虽然往往是甲方比较强势,但在加拿大这一点好像并不是很明显。双方交流往往也是很平等客气尊重的,交流起来是很顺畅的。一切排好时间计划,按部就班。

在国内,第一周就吃惊了,听到同事讲电话,不禁感慨:原来可以这样对甲方说话!很多讥讽责问的语气在加拿大是蛮难想象的,毕竟加拿大的圣母婊们在面子上还是要保持的温文尔雅。这一点上,Local OEM更甚,甚至出口成脏也是蛮司空见惯的。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所以,到底该怎么选?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利弊权衡

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这里我分别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国外工作1-2年再回国的可能好处:

· 在国外 entry level 前几年起薪较高,物质生活较好

· 对于某些行业来讲,国外的工作经历可能会对国内的发展有加分

国外工作2-3年再回国的可能坏处:

· 对国内职场缺乏经验和人脉,回国了非技术类岗位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 对于本身不喜欢国外寂寞生活的人,在国外工作2-3年的时间内社会生活比较受限制,活的不开心

毕业直接回国的可能好处:

· 尽早接触了解国内的工作方式和积累人脉,长远来看可能对今后国内的发展有帮助

· 在国内是主流民族,社交方面比较受人认可

毕业直接回国的可能坏处:

· 工作的起薪比较没有竞争力,可能物质生活水准要降低

· 丧失了获得国外工作经验对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提升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由所学技能的可转移性决定

我本人之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原以为在加拿大五大行之一两年的工作经验一定能让我成为国内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但现实告诉大家即便如此回到国内找工作依然很艰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在北美名企的工作经验已经不值钱了吗?为了拿到北美名企Offer 所做出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在加拿大工作过数年的同学,回国的话只能走社会招聘,相对于校园招聘,他们最大的区别在: 校园招聘主要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社会招聘看重的是相关的工作经验。

 

在国外能找到全职工作的同学都是很优秀的。在国外特别是500强名企工作一两年能使你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职场专业性等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求职切忌盲目,方向错了,努力只会放大错误。

 

在国外求职之前还请先问下自己,未来的长期规划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如果长期想回国发展的话,你得知道,当你在海外工作积累的技能和经验不具备可转移性时,回国的大门也就慢慢关上了。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世上没有乌托邦,

国内国外都不是万恶的地狱。

你或向左或向右,

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

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

努力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份工作,

终将不会被辜负。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PowerCareer):带着国外500强企业2年工作经验回国,结果被虐的体无完肤?

扫码回复【见面礼】,免费领取价值$899刀的求职大礼包
扫码领福利
扫码回复【见面礼】,免费领取价值$899刀的求职大礼包
扫码领福利
关注微信公众号
学员访谈
学员访谈
免费领取求职礼包+职业评估
免费领取求职礼包+职业评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领福利
扫码回复【见面礼】,免费领取价值$899刀的求职大礼包
扫码领福利
扫码回复【见面礼】,免费领取价值$899刀的求职大礼包
ajax-loader